找到相关内容9096篇,用时10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姓名文化的宗教审视

    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,但当灵魂脱窍时人也会陷如昏迷,呼名落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,当利用巫术喊这一个人的名字时,他的灵魂会暂时离开他的身体,当他陷入昏迷时,很容易将他擒获了。   姓名巫术可以...存在群族,那末世系只能从母系方面来确定。”[2]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,孩子只知其母,而不知其父,此时,妇女具有极大的权利和占着重要的地位,因此孩子只能随母姓。我国的许多古姓都从女字旁,如:姜、姬、姚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099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而善应。”该可描述此理吧。   后来老法师回中国,与家弟有书信往来,其开示内容,又颇为中肯,遽对机。便不顾简陋,壮大起胆子,提笔写信给老法师,没想到才过十几天,收到了老法师百忙之中,抽空写的回信...和尚,而后参学宣公上人,其所得之境界,非是弟子们猜测臆度的。一位与师一起生活过的近侍居士,告诉后学,师善观机逗教,明眼观察各人心中之死角及执着,借他事以教己事,借己事以教他事,三言两语,对症下药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一本不该被冷落的著作——关于弘一法师和《韩握》三题

    最后定居泉州南安。后唐同光元年(公元923年),即他80岁时,卒于南安。   韩偓早慧,自少写得一手好诗。   10岁时,当其姨父、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,将赴任梓州幕府时,曾作赠别诗呈阅。李读后...学生,虽爱好写作,写点白话诗,但对写作人物评传简直还是个门外汉。法师1937年立春前一日写给夏丐尊的信中说到这一点:“高君(即高文显——笔者)于著作罕有经验;虽引证繁博,但恐有讹舛处,其标点、记号...

    徐正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2992389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上)

      您“认识不清”。故当学习,看到此人,便知其心理;好好察觉自   己的心理,便将心比心。   二、知此人个性-俗语说:“知性好相处”,您知道人性好,不要问些   自讨没趣的话题,带给自己挫折感。静观对方是“刚”或“柔”、是   “急”或“缓”、是“隐”或“显”,方随性交谈。   三、知此人程度-所谓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,对方什么程度,您表现比   他高一点的程度,来与他交谈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292392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完)

    最好。便得如愿。   又,善修四神足的,也是这样,虽然不用先世积累的福德转求长寿,却因得无漏法,专修有漏法的甚深善根,而由於修行有漏法甚深善根之力,得到增寿的果报。无漏法虽然没有果报,却令有漏清净,花费力气小而所获的果报大,另外,由於灭尽三昧力的因缘,也使原来的善业得增寿之果。不过,若入灭尽三昧时,寿限已过,肉身已毁坏,没有肉体作为身因,一起定,生命没有了。若是入别的禅定,不会有这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1993150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六)

    不是实法,而是如同龟毛一般的无,那堕入断见」,这话是不正确的。有的说,「我」指的是自己的身体,身体灭亡了,「我」同时灭亡了,也不会有什么后身,这叫断见。至於无微尘的观点,与此不是一类,既不算断见,...,无相也不实。一切观点都没有了,怎么说是断见?所谓断见,指的是先有今无。今无先也无,是不算断见的。   如小乘法,当初认为极粗色和极细色都不可得,根本不讲微尘。大乘法观一切法毕竟空,眼前所见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3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五)

    ,只是叫做瓮,叫做瓶,叫法不同。由「名色」而产生种种事物分别相的人,像这样,迷惑於瓮瓶的不同叫法了。如求实在之物,只有「名色」才是实在的。闻听佛的这种说法,便懂得无我、无我所,即时舍离「我」、「我...出「色」的范围,因而佛称之为「细色」,不叫「微尘」。如果分割的意义,在於证明事物是因缘而有的,本性为空,并不是实在之物,那么,由叠分割到毛分可以了,知叠性为空了。还有,就算是分析到了极微,也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四)

    而有所失误。当然,如是进入无余涅盘,在空空三昧中,连无漏道也舍弃掉,从此以后,便不会再有身、口业的失误。因为很快灰身灭智了,不应说他还会生起身、口业的失误等。   您说,以空空三昧,断除烦恼余习。这话是不对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用空空三昧,舍无漏道,那已经不是无漏定了,怎么说连烦恼残气也断尽了呢?   又,阿罗汉再生的事,只有《法华经》说过,其他千万经典,都说的是阿罗汉在後边身灭度。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5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一)

    ,然後施行幻术,出现幻事,若没有幻师,便不会有幻事。所以,佛在那时并没有证入涅盘。菩萨也是这样的。菩萨得无生法忍,虽然烦恼已经没有了,应该还有残余的习气,像阿罗汉成道时,烦恼断绝了,还有残余的习气...都无所爱,对佛法中有所爱。像舍利弗、摩诃迦叶吧,闻知佛有甚深智慧和无量神力,在一起互相谈论道,要是我本来知道佛的功德这样广大,即便到了地狱之中,我一脅著地,熬受一劫之苦,求佛道之心也坚定而不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7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会成佛。功德积满,只须一生,不得不成佛。菩萨有两种:一种是功德圆满,自然成佛。一切菩萨在初发心时,都立过誓愿:我当度一切众生。以後心智渐渐开悟,懂得没有一佛度一切众生,所以,诸佛得一切智,度脱可度...神通方便,为了利益菩萨并利益众生,所以才为菩萨授记。   您批评说,不应该用「或有」一词。其实,佛法无量,菩萨能够随众生因缘而为应现,逐渐开示,这些法门深广如大海,不是几句话解说得完的。十住之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